Max 背对白板站立,头戴式耳机随意搭在颈部,面带微笑,看向前方。他戴着一副眼镜,下巴上留着胡须。
蔡司故事 I Max

当科研成为责任

研发

约翰·F·肯尼迪有句名言:“事情不会自己发生,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!” Max 也秉持着相似的理念,这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我们围绕研究人员与管理者、Excel 表格与原子层沉积技术之间关系的讨论。不过,需要先指出的是,自 2019 年 7 月起,Max 就在蔡司半导体制造技术(SMT)业务部门担任项目经理,他对这份工作充满热忱。“我注重团队协作,乐于为我们的共同目标承担责任。事情若停滞不前,我会坐立不安。”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驱动力。事实上,早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求学时,这种信念就已成为他的动力源泉。

他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呢?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技术。这项技术用于在聚合物薄膜、硅片等表面沉积极薄的金属氧化物及其他材料层, 其厚度通常小于 10 纳米。如今,该技术已成为燃料电池、显示屏、充电电池以及计算机芯片制造的关键工艺。然而,Max 并不满足于仅仅从事研究工作。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他已然习惯主动发起项目。例如,他会自行申请科研经费,借此推动个人课题以及国际研讨会的顺利开展。除此之外,他还参与学院活动,并在学生运营的委员会中任职。这位实干派开拓者坦言:“自大学时代起,驱动变革、成就共同目标便是我澎湃不息的源动力。”

科研工作固然令人着迷,但我更渴望拓展自身技能,并肩负起领导的重任。

Max 项目经理
Max 腋下夹着笔记本电脑,透过实验室的窗户,目光投向电脑屏幕。两名身着防护服的员工正在讨论研究成果。

芝加哥的工作经历

完成五年大学学业与博士学位后,Max 开始寻求新的挑战。他在大西洋彼岸的芝加哥阿贡国家实验室找到了这个机会——这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重要研究机构。他在这座科研人员眼中的“黄金宝地”工作了 18 个月。然而,Max 同时也怀念自主发起项目以及与团队协作的那些日子:“科研工作固然令人着迷,但我更渴望拓展自身技能,并肩负起领导的重任。”

于是,他开始探寻转型的契机, 直至找到了这份既能以科学家身份深耕科研,又能以科研项目经理身份引领团队的职位,这恰是其长久以来心之所向!这份工作在何处?它位于奥伯科亨的蔡司公司。

Max 腋下夹着蓝色安全帽,手里拿着笔记本,用笔指向一块贴满了表格和文件的规划板。

初心与使命

面试结束数日后,Max 便收到了录用通知!他以项目经理的身份加入了 SMT 业务部门。打动面试官的并非传统的管理背景,而是他所具备的横向管理经验、对工作的热忱以及团队精神。他肩负的新使命是带领不同团队,成功完成与极紫外光刻(EUV)技术相关的各类项目。他和同事们致力于研发体积更小、性能更强、能耗更低的微芯片。这些微芯片正是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所使用的芯片。

这对 Max 而言,既是艰巨的挑战,也是全新的起点:“入职伊始,海量新知识扑面而来。我必须掌握新技能,并专注于核心职责:设定目标、监督项目,而最重要的是,为团队成员提供支持。”

为确保自己能继续学习进步,Max 正参与蔡司的兼职职业培训项目。该项目助力他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(IPMA,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欧洲项目管理协会)接受了为期数月的培训。

这使 Max 能够全身心聚焦于项目目标。公司的组织架构给予了有力支持:他的联合负责人承担虚线管理职责。“我无需精通每个技术细节,也无需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。我们的项目涉及大量的研究工作,因此这项任务会交由专业人士来负责。相反,我专注于基本条件,确保我们在遇到任何障碍时,仍能保持实现目标的能力。”

Max 在办公室里敲击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,凝视着屏幕,脸上露出微笑

从科研者到责任者

除了针对性的培训课程,Max 尤其推崇蔡司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:“在我们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和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,所有行动都建立在充分的沟通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之上。这让我们区别于那些僵化的管理架构。在这里,大家相互扶持,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, 每个人都能得到所需的支持。这才是理想的工作状态。”

选择蔡司,开启您的职业之旅!

在招职位与申请

在蔡司,不同的业务部门、中央企业和服务部门提供了面向所有学科的大量职业选择。


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