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ian 輕鬆自在地笑著,坐在兩台顯示著各種分析資料儀表板的顯示器前。
蔡司故事 | Julian

追蹤
資料

數位創新

正手或反手、上旋或側旋、快攻、挑打、阻擋——在乒乓球場上,正確的技術決定勝負。不同擊球手法會影響球的軌跡、旋轉與速度。Julian 半輩子都在打乒乓球,從不憑運氣打球。他對發球方式分類分析,資料視覺化,並將心得融入下一場比賽。「技術流的上限就在這了」,Julian 咧嘴笑著說。

但工作時的他截然不同:身為蔡司研究顯微鏡解決方案部門的資料科學家,Julian 對資料的敏銳度至關重要。該部門專為電子、光學與 X 射線顯微鏡的使用者提供支援,涵蓋學術研究、工業應用,以及生命科學、材料科學與地球科學領域。如果儀器需要維護,現場服務技術人員會直接到客戶現場進行檢修。部分高端顯微鏡更連接至能將機器資料回傳至蔡司的軟體。這正是 Julian 發揮專業的舞台。

Julian 坐在筆記型電腦前,一邊咧嘴笑著,一邊敲打鍵盤。

潛力巨大的洞察

他負責收集並分析提交的資料,包括顯微鏡的溫度值、電流與電壓。他繪製圖表,利用演算法從中找出異常值與潛在關聯性。「這些評估能讓我預測組件磨損等因素」,他說道。若 Julian 的資料顯示有更多可能的益處,他便會開發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模型,例如能在出現異常時告知現場服務技術人員的模型。

這些珍貴的洞察,不僅讓他的團隊與相鄰部門同事受益,更有利於客戶:現場技術人員能藉此簡化規劃工作,使其更具效率。顯微鏡停機時間不僅能被預測、減少,甚至能逐步透過遠端方式解決。「這將我們的客戶服務提升至全新層次」,Julian 自豪地說道。他的工作成果同樣被納入新儀器的開發流程,而業務團隊也會運用這些顯微鏡使用者行為的洞察。

Julian 履歷照片。

若必要的資料不可用或品質不足,我的工作成果也將大打折扣。因此,在流程早期就與產品開發團隊協調需求,並確保相關資料的收集至關重要。

Julian 資料科學家

著眼於目標

Julian 的最大挑戰:資料科學成功與否,取決於可用的資料。他解釋道:「若必要的資料不可用或品質不足,我的工作成果也將大打折扣。因此,在流程早期就與產品開發團隊協調需求,並確保相關資料的收集至關重要。」

Julian 找到了他的天職。但這一切並不在他的預料之中。「我是在蔡司的雙聯制學習計畫期間,第一次接觸到資料的世界」,這位曾經的資訊工程學生回憶道。「深度學習、機器人技術和虛擬助理等領域也吸引了我」,當被問及為何選擇攻讀機器學習與資料分析碩士,並以資料科學家的新身分重返蔡司時,Julian 這樣說道。他的專業發展並未止步於此——他正計劃透過蔡司Expert Ladder進一步擴展專業知識。而這並非空想,因為他早已用資料分析驗證過機率。

Julian 站在辦公室裡,打開筆記型電腦,仔細審視螢幕上的資料。

選擇在蔡司工作!

職缺與申請

蔡司各業務單位、總部企業及服務職能,為所有專業領域提供大量職涯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