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司現場服務技術人員 Robin 站在顯微鏡旁,專注地鎖緊儀器外殼。
蔡司故事 | Robin

從動手愛好者(/)到技術人員

現場服務

Robin 從小就熱愛動手修理東西,他總是拿著工具修修補補,找出問題所在。「在丟掉東西之前,我會先把它拆開,試著修好它」,他說道。這樣不僅物品獲得第二次生命,Robin 也也從中學到新知識。他一直希望從事動手實作的工作。但又不想要每天回家雙手沾滿油污。機電工程師培訓似乎是他最理想的選擇。

蔡司員工 Robin 用眼睛檢查一個裝置部件。

從內部培養的專家

Robin 以機電技術人員學徒身分開啟一項試點計畫。公司希望透過這種方式,為服務技術部門培訓員工。這讓他畢業後立刻堅定志向:他想要到客戶現場安裝、維護並修復研究用顯微鏡,把熱情變成專業。

在接下來的三年半裡,Robin 接受電子、機械與 IT 領域的全面訓練,從基礎扎根學習。培訓更讓他及早接觸到程式設計與數位化。期間他輪調多個部門,建立起寶貴的人脈網絡。Robin 在現場向同事學習、參與海外任務,並在蔡司培訓中心投入大量時間精進技能。他透露:「職業學校的課程對我來說都非常熟悉,簡直是輕而易舉。我很幸運能接受到高品質的教育。」

蔡司員工 Robin 專注地使用螺絲起子工具操作一臺裝置。

因果研究與問題解決者

如今,這名現場服務技術人員負責哥廷根地區的光學顯微鏡維護。這些顯微鏡應用廣泛,例如在科學領域,它們用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或植物結構分析。而在工業領域,顯微鏡主要用於品質控制。除了標準的例行維護,Robin 也負責複雜的故障分析。「研究人員會向我回報顯微鏡的問題。然後我就會過去釐清問題,找出原因並解決它。這樣他就能繼續工作。這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有一種成就感」,他說道。

即使從業超過十年,這份工作依然充滿新鮮感,因為系統在不斷升級。傳統的硬體調校逐漸式微,軟體的重要性與日俱增。而在以色列、杜拜、法國的任務,更迫使他必須跳脫框架思考。「我的工作最棒的就是:我永遠無法預測今天會遇到什麼。除了令人興奮的任務,我更有機會接觸有趣的人。我有責任在身,同時也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每週行程」,Robin 熱情地分享道。

我的工作最棒的就是:我永遠無法預測今天會遇到什麼。除了令人興奮的任務,我更有機會接觸有趣的人。我有責任在身,同時也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每週行程。

Robin 現場服務技術人員
蔡司員工在電腦螢幕前加工一個特殊部件。

始終緊跟時代

如果你喜歡規律的工作節奏,那麼可以多做維護工作,而不是修理。「你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定位」,他補充道。所有現場服務技術人員都有一個共通點。「我們始終使用最新工具,永遠站在技術最前線。我們也專注於幫助同事成長。在蔡司,我不僅在專業水平方面獲得認證資格,更在個人成長方面有所突破。如果有機會成為蔡司的技術人員,那麼絕對不容錯過」,Robin 建議道。

選擇在蔡司工作!

職缺與申請

蔡司各業務單位、總部企業及服務職能,為所有專業領域提供大量職涯機會。